您好,欢迎进入中美省州合作专题子站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English
近日,商务部综合司发布了“中美货物贸易统计差异研究第二阶段报告”。我会对此进行了认真研究,将该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梳理,并参照此方法对中美机电产品贸易统计差异进行了简要分析,供会员企业参考。
一、中美全商品货物贸易统计差异
长期以来,中美双边货物贸易统计一直存在较大差异。2008-2010年,根据中方统计,中国对美国出口分别为2523.8、2208.0和2832.9亿美元,自美国进口分别为813.6、774.6和1021.0亿美元;而根据美方统计,同期美国自中国进口分别为3377.9、2964.0和3649.4亿美元,对中国出口分别为714.6、685.7和918.8亿美元。
(一)中美双边货物贸易统计差异主要来自东向贸易(中国出口和美国进口)。2008-2010年统计差异分别为854.1、756.0和816.5亿美元,差异率(双边差额与美国进口的比率)分别为25.3%、25.5%和22.4%。造成统计差异的主要原因如下:
1.统计辖区差异比重为0.22%。美国将波多黎各和美属维尔京群岛视为美国海关关境区域,而中国将其视为单独行政区域。因此在对美国出口统计中未包含这两个地区的贸易额。
2.运输时滞差异比重为0.44%。由于商品出口后跨年度运抵进口国造成的统计差异。
3.中国再出口差异比重为1.18%。由于中国出口统计中包括非原产于中国但经中国再出口至美国的货物,而美国将这些货物统计为自原产地而非中国的进口造成的统计差异。
4.直接贸易差异比重为5.73%。中间商购买中国出口商品后,以更高的价格再转卖给美国第三方,从而产生双边统计数据差异。
5.间接贸易差异,经香港的转口差异比重为6.72%,经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转口差异比重为4.98%。当货物经中间国或地区转口期间被重新加工或包装、形成新的增加值时,或者在出口时因不知最终目的地为美国、而被中方计作对其他国家的出口时,都可能产生间接贸易统计差异。
6.在对可识别因素进行量化调整后,2008-2010年统计留存差异分别为245.4、251.3和211.9亿美元,留存差异率分别为7.3%、8.5%和5.8%。
全商品东向贸易统计差异调整情况 |
|||||||
|
|
|
|
|
|
金额单位:亿美元 |
|
年份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
美国进口 |
中国出口 |
美国进口 |
中国出口 |
美国进口 |
中国出口 |
||
官方公布数据 |
3377.9 |
2523.8 |
2964.0 |
2208.0 |
3649.4 |
2832.9 |
|
双边差额 |
854.1 |
756.0 |
816.5 |
||||
差异率% |
25.3 |
25.5 |
22.4 |
||||
统计差异调整 |
中国再出口 |
|
-29.3 |
|
-25.8 |
|
-34.2 |
辖区范围 |
-7.4 |
|
-7.3 |
|
-7.7 |
|
|
直接贸易: |
-195.5 |
|
-155.9 |
|
-221.1 |
|
|
间接贸易: |
|
|
|
|
|
|
|
香港转口 |
-255.5 |
|
-211.1 |
|
-204.7 |
|
|
其他地区转口 |
-175.7 |
|
-146.6 |
|
-174.8 |
|
|
运输时滞 |
-3.9 |
|
-9.6 |
|
-30.5 |
|
|
调整后的数据 |
2739.9 |
2494.5 |
2433.5 |
2182.2 |
3010.6 |
2798.7 |
|
留存差异 |
-245.4 |
-251.3 |
-211.9 |
||||
留存差异率 |
-7.3 |
-8.5 |
-5.8 |
(二)西向贸易(美国出口和中国进口)的规模和双边官方贸易统计差异都较东向贸易小很多。2008-2010年统计差异分别为99.0、78.8和102.2亿美元,差异率分别为13.9%、11.3%和11.1%。造成统计差异的主要原因如下:
1.统计辖区差异比重为0.44%。美国将波多黎各和美属维尔京群岛视为美国海关关境区域,而中国将其视为单独行政区域。因此在自美国进口统计中未包含这两个地区的贸易额。
2.航运费用差异比重为4.96%。中美两国对国际航运费用的统计方式不同,中国的进口统计中包括商品的保险和运输费用,即西向贸易中按照到岸价格(CIF)计价。美国出口统计以装船前的舷边交货价(FAS)为基础计价。
3.美国再出口差异比重为6.38%。美国出口统计中包含非原产于美国,但经美国再出口的货物,此类出口被中国统计为自原产地的进口。
4.修理费用差异比重为0.22%。美国将修理货物的费用计入其出口额,但中国没有统计在进口中,因此分析中将修理费用从美国出口数据中剔除。
5.在对可识别因素进行量化调整后,2008-2010年统计留存差异分别为100.7、93.1和120.8亿美元,留存差异率分别为12.4%、12.0%和11.8%。
全商品西向贸易统计差异调整情况 |
||||||||
|
|
|
|
|
|
金额单位:亿美元 |
||
年份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
美国出口 |
中国进口 |
美国出口 |
中国进口 |
美国出口 |
中国进口 |
|||
官方公布数据 |
714.6 |
813.6 |
695.8 |
774.6 |
918.8 |
1021.0 |
||
双边差额 |
99.0 |
78.8 |
102.2 |
|||||
差异率% |
13.9 |
11.3 |
11.1 |
|||||
统计差异调整 |
美国再出口 |
-42.9 |
|
-44.5 |
|
-61.3 |
|
|
辖区范围 |
-1.6 |
|
-2.6 |
|
-6.0 |
|
||
航运费用 |
|
-44.6 |
|
-34.4 |
|
-50.5 |
||
修理费用 |
-1.8 |
|
-1.6 |
|
-1.8 |
|
||
调整后的数据 |
668.3 |
769.0 |
647.1 |
740.2 |
849.7 |
970.5 |
||
留存差异 |
100.7 |
93.1 |
120.8 |
|||||
留存差异率 |
12.4 |
12.0 |
11.8 |
|||||
二、中美机电产品贸易统计差异
机电产品贸易是中美贸易中的主体部分,按中方统计,在对美出口中的比重为49.3%,在自美进口中比重为57%。美国是我机电产品出口第二大市场,进口第六大来源地,也是我机电产品贸易顺差主要来源地。机电产品东向贸易统计差异占全商品东向贸易统计差异的70.1%,参照全商品贸易统计差异的测算方式和相关比率,我们尝试对2010-2012年中美机电产品贸易统计差异进行初步分析。
(一)东向贸易(中国出口和美国进口)
2010-2012年,根据中方统计,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分别为1722.4、1974.1和2124.7亿美元;根据美方统计,美国进口分别为2319.4、2544.8和2697.1亿美元。机电产品东向贸易统计差异分别为597.0亿美元,570.7亿美元和572.4亿美元,差异率分别为25.7%、22.4%和21.2%,机电贸易双边统计差额分别占相应年份整体贸易统计差异的88.6%、86.6%和82.9%。在对可识别因素按照占全商品贸易比重系数进行量化调整后,2010-2012年中美机电产品东向贸易统计留存差异率分别降至8.5%、5.5%和%4.1,差异分别缩减66.9%、76.6%和80.9%,留存差异率逐年下降。
以2012年为例,造成机电产品东向贸易572.4亿美元统计差异的主要原因中,中国再出口差异为25.1亿美元,辖区范围差异为6亿美元,直接贸易差异为154.5亿美元,间接贸易差异为315.4亿美元,运输时滞差异为11.9亿美元。调整后的统计差异下降为109.6亿美元,留存差异率为4.1%。
机电产品东向贸易统计差异调整情况 |
||||||||
|
|
|
|
|
|
金额单位:亿美元 |
||
年份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
美国进口 |
中国出口 |
美国进口 |
中国出口 |
美国进口 |
中国出口 |
|||
官方公布数据 |
2319.4 |
1722.4 |
2544.8 |
1974.1 |
2697.1 |
2124.7 |
||
双边差额 |
597.0 |
570.7 |
572.4 |
|||||
差异率% |
25.7 |
22.4 |
21.2 |
|||||
统计差异调整 |
中国再出口 |
|
-20.3 |
|
-23.3 |
|
-25.1 |
|
辖区范围 |
-5.2 |
|
-5.7 |
|
-6.0 |
|
||
直接贸易: |
-132.9 |
|
-145.8 |
|
-154.5 |
|
||
间接贸易: |
|
|
|
|
|
|
||
香港转口 |
-155.8 |
|
-171.0 |
|
-181.2 |
|
||
其他地区转口 |
-115.4 |
|
-126.6 |
|
-134.2 |
|
||
运输时滞 |
-10.2 |
|
-11.2 |
|
-11.9 |
|
||
调整后的数据 |
1899.8 |
1702.1 |
2084.5 |
1950.8 |
2209.2 |
2099.6 |
||
留存差异 |
-197.8 |
-133.7 |
-109.6 |
|||||
留存差异率% |
-8.5 |
-5.3 |
-4.1 |
|||||
(二)西向贸易(美国出口和中国进口)
2010-2012年,根据中方统计,中国机电产品进口分别为476.6、519.8和569.2亿美元;根据美方统计,美国出口分别为399.7、431.8和451.5亿美元。机电产品西向贸易统计差异分别为76.9亿美元,88.0亿美元和117.7亿美元,差异率分别为19.2%、20.4%和26.1%,双边差额分别占相应年份整体统计差异的11.4%、13.4%和17.1%。
按照全商品贸易统计差异的比重测算, 2010-2012年,美国再出口统计差异分别为25.5、27.6和28.8亿美元,航运费用统计差异分别为23.7、25.8和28.3亿美元。这两项差异是导致西向贸易统计差异的主要原因,但较东向贸易不同,西向贸易统计差异经调整后,差异率缩减较小。
机电产品西向贸易统计差异调整情况 |
||||||||
|
|
|
|
|
|
金额单位:亿美元 |
||
年份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
美国出口 |
中国进口 |
美国出口 |
中国进口 |
美国出口 |
中国进口 |
|||
官方公布数据 |
399.7 |
476.6 |
431.8 |
519.8 |
451.5 |
569.2 |
||
双边差额 |
76.9 |
88.0 |
117.7 |
|||||
差异率% |
19.2 |
20.4 |
26.1 |
|||||
统计差异调整 |
美国再出口 |
-25.5 |
|
-27.6 |
|
-28.8 |
|
|
辖区范围 |
-1.8 |
|
-1.9 |
|
-2.0 |
|
||
航运费用 |
|
-23.7 |
|
-25.8 |
|
-28.3 |
||
修理费用 |
-0.9 |
|
-1.0 |
|
-1.0 |
|
||
调整后的数据 |
371.5 |
452.9 |
401.4 |
494.0 |
419.7 |
540.9 |
||
留存差异 |
81.4 |
92.6 |
121.3 |
|||||
留存差异率 |
17.1 |
17.8 |
21.3 |
|||||
注:中国统计数据来自中国海关总署,美国统计数据来自Global Trade Information Services, Inc. (G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