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美省州合作专题子站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English

美前财长认为美国需要多听中国的意见

来源:中美省州合作专题子站 时间:2015-06-11 00:00:00

 

近日,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网站发布美国前财长鲍尔森和鲁宾撰写的“为什么美国需要听中国的意见”(Why the U.S. Needs to Listen to China)一文,主要内容编译如下:

美中关系涉及到合作与竞争,但最近后者受到更多关注。两国之间的不信任源于地缘政治紧张,例如中国在东海和南海的强势自信行为,或者美国海军监视中国的海岸。但经济关系的紧张也是另一个很大的因素。

双方讨论美中经济关系往往从两国单方面抱怨对方开始。美国通常的批评包括中国的汇率管理、国有企业补贴、美国公司在华经营障碍。美对华另一个突出批评是中国对美国企业知识产权的黑客攻击以及中国未能更全面地保护知识产权。中国则斥责美国不负责任的财政政策,对中国投资美国企业和基础设施采取的政治反对立场,以及歧视性的出口管制法律法规等。

我们认为现在是摒弃这些相互经济指责的时候了。过去两国主要开展的是聋子式对话,双方都指责对方的过错,并向对方施压以期满足自身提出的要求,并且经常等待对方先采取行动。事实上,真正能站在对方角度看问题并且推动解决问题才更符合两国的利益。

美国对中国经济前景的最大威胁是美国经济上的成功可能会终结;中国对美国经济的最大危害是中国经济失去增长动力。相比之下,如果两国都做好自己份内的事,确保经济继续成功增长,将减少经济不安全性,避免双方产生摩擦并增强对未来的信心,这有助于培育一个建设性的中美关系。作为与中国长期打交道的前美国财长,我们认为美中两国均应进行重大改革,认真考虑对方的批评将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方式。

美国有着巨大的长期优势,包括充满活力、极具企业家精神的文化,强大的法律法规体系,灵活的劳动力和资本市场,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相对有利的年龄人口。但中国说得对,改善美国长期财政赤字是保持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结构良好的财政改革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同时减少未来的债务负担。一些人认为,美政府在采取措施改善美国长期财政状况的同时,可以通过加大公共基础设施或其他领域投资在短期内创造就业机会和增加国内需求。另一些人则认为,美政府可以在提高必要税收的同时,通过改革税制,为个人和企业创造更多的高薪工作,减少破坏经济竞争力的扭曲行为。

中国投资者可以帮助美国加速经济增长,而不致使美国担心长期债务问题恶化。美国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巨大,公共资金严重缺乏。纷繁复杂的监管和政策壁垒往往抑制私人投资于重大项目。美国政府在基础设施项目上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更加简化和支持的投资环境,将创造就业机会和提升美竞争力。

美大部分吸引中国投资的努力应在联邦政府层面之外。州和地方城市有一个选择:他们可以继续成为被动接受者,吸收少量的中国投资,或者他们可以设计出更系统的方法来获取中国的资本,创造就业和竞争优势。例如,俄亥俄州、密歇根州和加利福尼亚州州长正积极主动吸引中国投资,为汽车零部件和清洁能源等行业创造优质就业岗位。

中国的投资也可以促进美国对华出口,美国由此从中受益。在工业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包括家族企业在内的相对小型公司在促进制造业和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扩大对中国的出口有助于这些企业成长。中国投资者不仅可以注资这些公司,还可以通过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帮助美企业进军中国市场。

放松出口管制是为美国企业扩大商机的另一个途径,并且可作为对中国在谈判中批评美国经济政策的积极回应。当然在事关美国家安全利益的重要技术领域,美国应该限制出口,防止中国将其应用于军事。但就许多敏感程度低的所谓军民两用产品而言,美再进行限制就很不必要,这损害了制造业工人利益。在清洁能源等领域,美国在增加出口的同时还可以让他国受益,例如帮助中国符合环境目标和气候相关的承诺。

两位前财长同时指出,中国也应认真考虑美国的诉求,并采取相应积极措施。包括实现经济持续性增长,增加服务业和其他新兴领域的私营投资、推动出口型经济向内需主导型经济转变,改革金融体系、推进市场定价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

主办单位: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恒基中心)办公楼2座8层

电话总机:010-58280809 传真:010-58280810

Copyright ©1996-2012 CCCME.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02874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