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美省州合作专题子站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English
在唱衰中国的声音中,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家、中国问题专家尼古拉斯·拉迪(Nicholas R. Lardy)发出了另一种声音。8月26日,《纽约时报》刊发拉迪文章《中国危机是虚假警报》。现摘译如下:
许多人认为,中国陷入金融和经济困境导致了全球的焦虑和恐慌。中国股市下跌首先拖累了新兴市场,现已经蔓延到了美国。因为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与世界各地的金融联系日益密切,对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都有巨大的潜在影响。
反对者质疑政府的经济数据,他们继续关注着中国工业部门疲软、电力输出增长极端缓慢。然而,钢铁生产的能源密集程度明显高于娱乐业,因此,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电力需求急剧下降。
国外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正在经历金融危机因为它近几年的债务负担过重。但这种观点并不被看好。本月早些时候,人民币在经历了2天温和贬值后,在接下来的连续8个交易日兑美元汇率变动不大;资本外流一直处于温和、稳定的步伐;银行流动性依然强劲。这远不是金融危机的样子。
与其说中国陷入金融和经济困境,倒不如说中国正经历着对股票市场的一次迟到的修正。中国股票市场和实体经济之间的联系一直比较脆弱。允许修正是让市场发挥作用,是一件好事。
除了股市、汇率,人们对中国房地产和国有企业仍存疑虑。但是,近期的事情应该被看作中国经济在主动自由化和再平衡。即使出现股票抛售,也不意味着中国经济基本面有问题。事实上,这可能会加强这些基本面进一步走上改革的道路。
但是,普遍的观点并没有很好的证据支持。很少有证据显示中国经济从第一季度公布的7%快速下滑。工资年增长大约10%;非农就业岗位的增加比最近其他年份更强;实际可支配收入和家庭消费支出强劲增长。这些都不是经济面临硬着陆的表现。
服务业,而不是工业,正在驱动中国经济增长,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整整三年。这种情况很可能继续,因为中国的人均收入正达到一个水平,它使娱乐、旅游和其他服务,而不是货物在消费份额中的比例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