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美省州合作专题子站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English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发布年度调查报告显示,大部分美在华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对前景谨慎乐观

来源:中美省州合作专题子站 时间:2015-09-28 00:00:00

 近日,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USCBC)发布年度《会员调查报告》(Member Survey),公布美国企业在华经营情况、对业务前景和政策环境看法及面临的挑战。现将主要内容编译如下:

一、报告编制方法及数据来源

10年来,USCBC每年对会员企业发放问卷进行调查,投票决定影响他们在华业务的重要事项。USCBC《会员年度调查报告》是根据在华经营的美国公司高管从实际操作角度出发,在美经营的美国公司高管从全球视角度出发,从战略和战术两个角度对在中国营商的业务环境进行评估。

回答问卷企业的业务范围涉及各行各业,其中58%来自制造业,47%来自服务业,许多企业既从事制造业,又从事服务业。共106USCBC会员企业参与调查,占USCBC会员总数的一半左右。

约大多数企业在华有业务,其中65%的企业在华开展业务时间超过20年,19%1120年间。绝大多数企业称他们在华业务服务于中国市场,只有21%的企业把中国作为出口平台,仅有17%的企业将其生产的产品出口到美国。

二、关于在华的业务状况和政策环境

(一)大部分企业在华业务盈利水平较高

报告指出,目前中国经济放缓,营商环境具有挑战性,但企业仍继续优先考虑中国市场,94%企业把优先关注中国市场作为其最重要5件事之一。许多企业在华业务盈利水平较高,其中85%公司盈利,与USCBC10年来的调查报告结果一致。85%的企业在华盈利,盈利公司的比例与去年相同,很多企业表示盈利水平仍很高。尽管中国经济放缓,仍有41%企业的收入增长在10%以上,三分之二的在华项目实现收入增长,然而20%企业预计利润下降,利润下降的企业比例高于去年11%的水平,几乎是去年的一倍。许多企业仍计划继续维持或加快发展在华业务,但有11%的企业计划减少业务,这个比例为历年来最高。

(二)中国相关政策与法律环境对美在华企业业务前景影响较大

报告显示,尽管有积极的政策趋势,但美国企业对未来在中国市场经营的乐观前景有所松动,只有24%的企业对前景充满信心,这一比例为10年来最低水平,52%的企业认为他们只是有点乐观,一部分企业则表示悲观。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政策的不确定性及竞争的加剧,正在削弱美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与此同时,90%的企业认为,与其它新兴市场相比,他们在中国的发展前景会更好或大体相当,但仍有80%的企业认为中国的政策环境会更差或大体相同。许多企业认为政策环境对公司前景影响很大:25%的企业视中国政策和法规为影响其在华利润增长的因素;70%的企业认为中国政策和监管环境对他们未来五年的市场前景有重大影响;在服务行业中,75%的企业认为中国的政策是限制其业务增长的最重要因素。

(三)在华企业从经济改革中获益有限

今年USCBC发布本报告,适逢中国积极推动经济改革之时。报告显示,一半左右企业认为他们已从改革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一半企业则认为他们没有受益。例如,对于中国政府强调的加快审批节奏,减少审批环节改革,77家公司表示未从这些改革中获益。

60%的企业表示,他们的在华业务继续受到行政审批的限制,这些限制主要集中在省级或地方政府。目前还不清楚这些问题是体制性问题还是只针对外国企业,但近一半企业表示,他们竞争对手——中国企业——不会面临同样的问题,一半企业则认为中国企业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三、美国企业在华业务面临的主要挑战

报告认为,美国企业认为在华经营的十大挑战与前几年相比没有变化,但今年顺序有所改变。美国企业与中国企业的竞争,包括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仍被列在首位,这个问题近两年来最受关注。中国对外资的限制,经营成本上升的影响以及知识产权执法依旧是重要关注。此外,中国对信息流动和技术安全的政策引发媒体关注,也成为信息公司的首要关注。各行各业的企业都关注美中政治关系是否因网络安全问题而变得紧张。报告中依次列出美在华企业面临的十大挑战和具体内容如下:

(一)挑战1:与中国企业的竞争。中国市场的竞争格局通常被认为是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私有企业也有一席之地,他们与美国企业的竞争在加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同时,在政策层面上,中国企业获得支持,还在贷款和政府合同方面获得政策倾斜,外资企业在市场准入、行政许可等方面受限,国籍所能得到的好处往往胜过所有权结构。报告认为外国企业应该得到真正的国民待遇。

(二)挑战2:对外资的限制。即使在最近修订的外商投资目录中,中国仍对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和资源等90个部门的投资设限。绝大多数美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是为了进入中国市场,因此,投资所有权壁垒实际上就是市场准入的壁垒。虽然去年以来中国政府在简化审批程序上有所改进,但中国目前对投资上限的限制和其他在市场准入方面的限制继续对投资环境产生重大影响。报告认为,涵盖较短负面清单的高标准美中双边投资协议(BIT)对解决美国公司关注很重要。因此,中方应立即着手减少对外资的限制,这是唯一证明中方是真正致力于市场开放,而不是用BIT谈判拖延改革的方法。

()挑战3:在华经营成本增加。中国经济的发展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几乎所有的公司担心在中国经营成本继续上升,其中人力资源成本仍然是最大问题,企业还面临着征用土地成本和租金、遵纪守法律、税收、公用事业和原材料成本的问题。尽管成本上升,很少有企业称他们将完全离开中国市场,相反,他们致力于通过市场找到方案。有企业认为:“成本上升仍然是主要问题,特别是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已比以前任何时候都重要”。

(四)挑战4:知识产权执法。知识产权保护是老问题,美国企业虽然认为中方在这方面仍没有重大进展,但每年都看到中方的进步。随着经营成本的增加,几乎所有企业都在某种程度上担忧中国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力度,不同企业关注的重点不一。有企业将商业秘密视为最重要的知识产权问题,其次是商标、专利、版权。不同类型的案件解决的渠道也不同,包括行政、民事和刑事案件。美企业称,到目前为止,已经能够在中国的法院执行相关案件,但成功率的情况各不相同。报告指出,中国政府应继续重视知识产权执法。75%的企业出于对中国IP执法环境的顾虑,限制了某些产品在中国的制造、销售和研发。此举若用于指导投资,将使中国人失去就业机会,而就业是中国政府的首要任务。

(五)挑战5:中国政策透明度。中国监管和制定规则缺乏透明度,这不仅限于公布规章制度草案供公众评论,还包括企业在获取关于许可申请、参与标准制定和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意见的能力等方面。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性,但USCBC所有的最新报告中都认为中国政府在透明度方面缺乏承诺。若要取得进展,就要给所有利害关系方更多参与权,这对中国政府要实现以市场为基础、创造竞争性经济环境的目标来说很重要。

(六)挑战6:行政许可。近60%的美国企业称在中国经历行政许可的挑战,涉及不同方面,包括产品审批、更新营业执照,甚至日常业务活动等。尽管中央政府努力改革行政许可的审批过程与环节,四分之三以上的企业表示,该问题发生在中央层面。中国在行政许可方面的改革到目前为止还尚未解决大多数公司的关注,虽然已有20%左右的企业认为改革已产生积极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半数以上企业表示中国的国内企业没有面临类似问题。

(七)挑战7:人力资源。在华企业继续承受中国劳动力市场紧张的挑战。企业支付的工资以每年5%-10%的速度增长,其中,中层管理人员、熟练技术工和工程技术人员薪酬增长最快,大多数企业表示他们支付的工资等于或高于国内同行水平。尽管成本上升,46%的企业计划明年扩招。填补这些职位是企业面临的挑战,白领的初级职位和管理中层等中高级人才流失率最高。

(八)挑战8:数据流动。互联网和与网络相关的问题不仅对科技公司产生影响,还影响到几乎所有在华企业的经营。这个问题是USCBC今年首次向会员企业提出的,它排在十大挑战之列也不足为奇。有企业表示,企业所发发电子邮件的效率有时就受制于网速太慢。此外,在过去一年,中国已实施或提出一些要求使用中国专有技术标准、数据本地化需求和限制跨境数据流。这些政策的后果就是最好的技术仍然无法用于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虽然中方旨在尽可能的创造更安全的网络,但这些政策效果相反而行。尽管网络安全没有被列在十大挑战之中,但80%以上的企业认为他们关注或非常关注中国关于信息流动和技术安全的政策,甚至62%的企业认为中美政治关系紧张影响到与网络相关的问题。USCBC高层倡议两国政府应共同打击与网络相关的犯罪活动,或阻止伤害工人或公共安全的工业设施网络攻击。现在是时候采取行动了。

(九)挑战9:执法力度参差不齐。此问题在今年的排名比去年下降,但许多公司认为该问题仍然存在,去年的情况更糟。此外,执行力度不不仅限于外国和国内公司之间,而且还存在不同部门之间,包括竞争执法、税务审计、许可及批准和法律合规等。

(十)挑战10:中国市场产能过剩。2014年的USCBC调查报告显示,在华企业认为中国产能过剩是个重要问题。这种情况自那时起变得更糟。尽管政府倡导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但是中国企业继续在消费需求显著放缓的情况下扩大生产,导致竞争的扭曲并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企业认为,产能过剩的情况在诸多行业中存在。报告认为,供给和需求的互动是基本的市场力量,是中国寻求市场经济发挥更大的作用不可避免的结果。必须制定新政策和改进执行现有政策,让市场决定供求关系,这要求中国取消促进产能过剩的政策和行动。但这个问题超越了经济学范畴,产能过剩在中国经济中被作为地方保护主义的标志,这也是在华的外资企业对对市场前景不太乐观、已停止或减少在中国投资的计划的原因。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是改善整体商业环境必须解决的问题。

四、终极挑战--如何解决问题

USCBC认为,今年其发布报告的时间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首次国事访问之前。习此访正值美中经贸关系的重要时刻。本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美国企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外国企业在深化中国经济改革的作用正在变小。中美两国政府都需要找到解决外国企业在中国市场关注问题的途径,如果外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面临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中国经济改革就不会成功,中国也不可能维持经济增长,在2015年达到预期目标,更完全充分地对外资开放。

实际上,解决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面临的挑战问题,不能用简单的办法。对于外国企业而言,获得真正的公平竞争环境需要中国深入改革,如改变投资规则,在制定政策过程中增加透明度,持续关注知识产权执法等。除了这些单个变化外,还需要设计开放的总体框架,其重要组成部分将是一个强大而全面的双边投资协议(BIT)BIT虽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包括国民待遇和透明度在内的高质量的美中BIT将奠定公平竞争的基础。成功结束BIT谈判将是目前美中经济关系的首要任务。

五、相关分析

USCBC近年来每年都发布《会员调查报告》,反映美国企业在华的经营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这对于我了解美企业对我改革开放的看法和意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报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报告中的问题,我宜辩证看待,有些可作为我深化改革的切入点,有些需要做好宣传工作,使外国企业能够客观对待我国的改革发展情况,分享改革成果,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最终实现发展目标。

 

主办单位: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恒基中心)办公楼2座8层

电话总机:010-58280809 传真:010-58280810

Copyright ©1996-2012 CCCME.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02874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