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美省州合作专题子站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English
《金融时报》11月17日报道,美国智库报告指出在华投资者面临窘境,主要内容如下:
总部位于美国的智库机构“需求研究所”和其母机构“世界大企业联合会”认为,全球公司一直受到中国经济发展错误信息的愚弄而向中国投资,他们过高地相信了中国经济和中产阶级将会极大增长。报告指出,实际上,中国经济增长比多数分析师所预测的要缓慢得多,而未来会出现众多中产阶级的预测则在很大程度上是虚幻的。
该报告认为,对中国“过于乐观的增长和消费预测误导了外国投资者”,而“大多数中国人要成为中产阶级还需很长时间”。就在上周,会员包括世界上很多最大跨国公司的“世界大企业联合会”反驳了中国政府的官方数据,认为中国经济今年和今后的增长率只有3.7%。相比之下,官方增长率几乎肯定会达到政府今年制定的“7%左右”的目标。
然而,尽管他们的增长预期低得多,但“世界大企业联合会”和“需求研究所”董事会仍预测,中国未来将会为消费和服务提供一个健康的市场。中国消费在未来十年每年将会增长5.2%,从2014年的3.7万亿美元扩大到2025年的6.4万亿美元。届时,年人均消费应从2014年的2669美元增至4400美元左右,虽然增幅较大,但仍远低于美国等大多数发达国家,美国目前人均年消费是32000美元。
报告认为,跨国公司应根据不同区域和不同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调整其策略,但报告拒绝以“线”的概念考虑城市,认为在中国只有约40个城市能为多数跨国公司提供商机。这与已在华从事传统经营的跨国公司形成鲜明的对比。
“需求研究所”所长和报告作者之一路易斯·基尔说,“公司被告知他们会遇到与中国各个地方的竞争,未来会扩大到‘三线’和‘四线’城市,而中国的城市是按‘五线’系统分类的”。根据报告,跨国公司至少在所谓快速消费品行业与中国国内同行相比表现不佳。2014年中国线下销售总额同比增加了5%,但跨国公司增长仅为1%,而中国国内竞争对手则取得了7%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