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美省州合作专题子站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English
最新出版的《经济学人》杂志认为美联储将在12月采取2006年6月以来的首次加息行动,但此举可能并不成熟,且会给新兴市场带来负面影响。主要内容如下:
外界广泛认为美联储将在12月16日的议息会议上升息0.25%,但此次加息的原因却并不纯粹出于经济原因,而是美联储此前一直不停在说要加息,这次是要表明其恪守信用。一次小幅且外界广泛期待的加息不可能损害美国经济,重要的问题是美联储接下来怎么做。
美国失业率目前为5%,已非常接近充分就业。也有迹象表明工资也已有所增长。由于货币政策有滞后效应,所有央行采取的措施必须要有前瞻性。但美联储青睐的通货膨胀指标即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仅为0.2%,刨除食品与能源的核心价格指数也才1.3%。而且也没有迹象表明未来几个月的通胀会快速升至美联储所期待的2%水平。
目前仍存在货币政策紧缩速度太快、幅度太大的较大风险。自2010年以来,虽然美联储采取了零利率政策和3.8万亿美元的资产购置,但GDP一直维持2%左右增幅。强势美元和新兴市场经济疲弱对美国经济有所影响,而且由于美国货币紧缩政策和欧洲、日本、中国的货币宽松政策存在差异,可能让美元进一步走强。
即使美联储加息存在风险,但0.25%的加息幅度也不会有严重后果。但是,此后一系列加息措施则完全不一样。美联储暗示将在2016年每季度加息0.25%。这一时间表将进一步动摇债券市场并拉升美元币值。
快速紧缩也会给海外市场带来压力。新兴市场经济增长面临问题,在过去5个月里资本从新兴市场的股市债市撤离。由于中国原材料需求下降,商品输出国的货币也出现下跌。而美国的高利率将对依赖外国资本的国家构成更大压力。智利、哥伦比亚、秘鲁和南非等国央行由于预期美联储将加息,最近已采取加息举措,而这将影响其经济增长。美联储当然担心的是美国经济,但海外需求不振和强势美元也对其出口商有负面影响。
其他国家央行最近的加息措施对美联储有借鉴,即快速加息有风险。2011年欧洲央行两次加息,但随后被迫逆转其货币政策,且降幅远大于升幅,12月3日,欧洲央行将商业银行存款利率降至-0.3%。瑞典现在也是维持负利率,加拿大和以色列央行也面临同样的货币政策逆转问题。
美联储决定采取货币紧缩政策,且今后如何操作都令人担心。在其决定第二次加息时,美联储必须花时间仔细评估其首次加息政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