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美省州合作专题子站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English
《纽约时报》12月16日报道,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本周对中国开展了为期四天的正式访问,以此作为俄罗斯“转向”亚洲、降低对西方的依赖程度的一部分举措。从最高层方面来看,北京和莫斯科数十年来从未如此友好。双方都承诺扩大贸易和投资。但中俄边境小城的发展情况说明,这种外交交流尚未转变成更为密切的合作关系。
由于基础设施落后,缺乏资金,俄罗斯面临严重经济问题,边界两边的企业都无能无力。这些挑战说明这两个前共产主义竞争对手的关系必须取得极大进展,以降低它们在投资、技术及出口方面对美国和欧洲的依赖。
冷战期间,严重的意识形态分歧导致这对共产主义同胞变成仇敌,中俄边境被封,设置了铁丝网和掩体。随着中国实施经济改革“开放”举措,这种冷漠关系开始解冻。中俄边境小城黑河与布拉戈维申斯克从1986年开始恢复贸易。2000年,两国在边界沿线设立了一个规模较小的经济特区,以促进贸易。但这两个城市在很多方面仍然有着天壤之别。这里的社区基本上没有相互融合。
与俄罗斯做生意的难度一直居高不下。将产品运过边境是一个耗时耗钱的过程,两国政府对商品征收高额关税,例如,一盒饼干会被征收30%的关税。乘坐昂贵而狭小的摩托艇是穿越阿穆尔河的唯一方式(除了在冬天,车辆可以从结冰的航道通过)。这种瓶颈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来往两地的人员及商品的数量。
在中俄关系方面,现实和言语之间仍存在巨大差距。俄罗斯总统普京多年来求助于中国这个拥有现金、影响力和消费者的经济强国,意图摆脱西方的制肘。由于油价下跌,再加上西方国家以乌克兰危机为由对俄施加制裁的举措进一步削弱俄罗斯经济,这种转变变得更加迫切。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是一个愿意合作的伙伴。中国在2015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跌至25年来的最低水平,北京将俄罗斯视作拥有原材料、基础设施项目及新客户的潜在金矿,可以促进收益下滑的工厂的发展。双方签订了一些涉及能源和金融的重要协议。两国的贸易额在仅仅10年内就增加了三倍多,2014年达到了950亿美元。
但中国并不是莫斯科所期待的救星。随着油价的下跌,中国一直不情愿推进曾大肆宣扬的购买俄罗斯天然气协议。去年,中国对俄罗斯的直接投资增加了一倍多,但仍然只占外国投资总额的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