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美省州合作专题子站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English
近日,美智库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贝利(Martin Neil Baily)撰文,认为美制造业就业减少是由于经济转型,采用新技术实行自动化是解决出路。主要内容如下:
美制造业就业从上世纪80年代起减少,但2000年之后,降幅加快,2000—2010年减少600万人。有人认为经济衰退结束后,制造业就业将会增长,但经济复苏后制造业就业仅增加了不到100万人,尤其是2015年一季度以来更是缓慢。制造业曾经是几百万仅有高中文化的工人通往中产阶级的有效之路,但目前这条路越来越窄。在制造业辉煌期,许多工作岗位的收入较高福利也较好,现在这类情况少之又少。
从2000年到现在,制造业实际产出有所好转,在急剧周期下滑中出现趋势性增长。在2000年时主要受科技产品带动,美国曾出现一波制造业生产高峰。尽管面临各种不利因素,2007年美制造业实际产出仍比2000年的峰值还要高11%。
此次大衰退期间,制造业产出急剧下滑,在2008年三季度下滑24%。汽车、电器等耐用品生产比总体生产降幅更大。不同于制造业就业增长乏力,制造业产出在2015年三季度重回峰值。
制造业就业下降的原因比较复杂。但过去50年来,制造业就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不仅美国,在所有发达国家,甚至制造业具有强大优势的德国,均有此共性。美制造业就业下降最重要的原因是,美整体经济已不再以过去的方式创造就业,尤其是在商业部门。这一结论对笃信国际贸易尤其是对华贸易抢走美国就业的人来说,可能有些意外。贸易的确是影响制造业的一个因素,但不是最重要因素。美国对亚洲制造业保有巨额贸易逆差,这意味着在贸易平衡情况下,制造业产出和就业要高于现有水平。德国也经历过制造业就业下降,但其制造业规模大于美国,因此保有巨额顺差。此外,当前国际经济疲弱导致资本出于避险目的流入美国,抬升了美元币值,影响了美国出口。今后几年,美国贸易赤字不可能改善,甚至会变得更糟。
即使不会影响就业重新增长,制造业在未来仍对美国经济至关重要。制造业是创新和生产率增长的核心,如果美国贸易赤字能大幅减少,美国制造业将会更具竞争力。美国若想实现总体贸易平衡,制造业出口必须要大幅扩张。
制造业占美国研发投入的69%,推动了在美国整体经济中的革命。制造业革命可以归为三大主要发展:一是在互联网时代,传感器嵌入机器传送信息,允许更多协同工作,并提前及时报送机器维修信息;二是3D打印、新材料和数据线等先进技术,将规模经济拆分,允许新的竞争者进入制造业,提高了速度和灵活性;三是分销创新允许众包对技术挑战提供解决方案,比传统研发方式更快更省钱。
2015年6月的财富500强调查中,72%的CEO认为其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技术变化太快,尤其是在制造业的应用。技术革命对管理层压力巨大,要求将企业适应形势,转变为软件公司、大数据公司甚至媒体公司。制造业市值和利润转入数码资产。
美国制造业显著的弱势在于其国际贸易表现不佳。长期贸易赤字导致制造业就业减少,并需要大规模借债。想要大规模减少贸易赤字任务艰巨,需要新的投资并矫正被高估的美元币值。但技术革命提供了机遇,美国可以运用高度自动化手段进行制造业生产,利润也将非常丰厚。生产重回美国并不会带回大量的就业。虽然制造业革命正在进行,而且其命运掌握在私营部门手中,但政策环境可以帮助加速该进程并确保整体经济受益。第一,政策制定者必须找到帮助失业工人和受影响严重社区的方法;第二,州和地方政府应在基础设施投资、培训、融资、简化并加快行政手续等方面多做工作,帮助建造小企业围绕大企业的生态系统。
制造业对美国非常重要,它推动经济创新,也是竞争力的源泉。政府决策者需要加速制造业创新、支持基础科学工程,并确保技术人才和最好企业愿意留在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