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美省州合作专题子站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English
《金融时报》12月24日报道,过去一年里,中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给世界经济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国经济放缓不仅给能源和大宗商品生产国带来痛苦,还制约了发展中国家和全球经济增长。特别是今夏中国股市大幅下跌及人民币贬值使得美联储推迟了原定在9月份的加息,其他国家央行在制定政策时也不得不考虑中国因素,这突显了中国的崛起正在改变世界。最近,人民币被纳入IMF的储备货币篮子,使北京的雄心得以实现。
2016年,中国将再次成为决定世界经济走势和资本流向的重要因素,但将不再是导致经济放缓。工业生产数据显示,中国政府采取的相关措施已经开始显现效果,投资随着基础设施投入增加而增加,国有企业大举前进,这显示出中国正回归其旧有发展模式。旧有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将限制诸多行业收益,这将导致美和欧洲投资低迷。
此前,北京试图摆脱旧的增长模式。然而面对今年远超预期的经济放缓,中国政府的政策有所变化。他们担心老工业出现大量失业将导致社会不安定,进而对党的执政地位构成威胁。如果明年转向消费的经济再平衡以及推进金融自由化的计划由于经济走低而流产,中国将为未来的资源浪费以及分配不当付出更高的代价。世界其他地区也将会付出代价。不可持续的增长模式的恶性结果是,近年许多产业的回报率低迷,加剧了全球产能过剩。
此外是货币战争。此前,中国各行业因人民币升值而折损竞争力。随着改盯一揽子货币,人民币有可能过渡为更加市场化的货币,并开始贬值。同时,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走低将推动实际意义上的货币贬值。中国将藉此为全球供应廉价商品,推动全球消费增长。
人民币有序贬值对世界其他地区来讲是件好事。因为发达经济体目前受困于需求不足,来自中国的廉价商品,加上油价下跌都将有利于促进消费增长。但如大幅贬值(或许被日本进一步付诸竞争性贬值所引发),日本、美国等有可能采取保护主义措施。明年是美国的大选年,也可能会引发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动。尽管美国的出口商在整体经济规模中占比不大,但他们在国会山的游说能力相当强。
如果中国政府继续进行金融改革,实现资本账户完全自由化,一部分资本无疑将流向治理稳定的国家,这也将产生一些泡沫,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另一种冲击,特别是对较小的发展中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