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美省州合作专题子站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English

美媒: 中国制造产品质量渐入佳境

来源:中美省州合作专题子站 时间:2015-12-30 00:00:00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网站近日报道,“中国制造”品牌长期以来代表着数量而非质量,代表着低廉价格而非一流产品,但这种情况正开始改变。在几十年来一直生产低质产品后,中国的产品质量正悄悄地逐步提升。从服装、家用器具到手机,事实正在证明,中国商品现在与日本制造的产品同样耐用,与台湾地区等高科技中心制造的产品几乎同样精密。

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曾生产玩具,但到上世纪80年代时转向制造节能汽车和消费电子产品,中国正以同样的方式消除质量差距。这项新优势正开始给那些亚洲充满活力的经济体带来影响。

台北一家科技制造企业的经理严先生评价中国大陆产品质量时表示,在“面对面”产品质量对抗中,轻松超过大陆的日子结束了。大陆拥有更多资源、更多人力、更大市场。近几年来,大陆品牌的受关注程度和市场份额得到了提升。台湾品牌丧失了一些市场份额,这无疑是受到大陆的影响。

中国产品质量提升的因素有两点:

一、刺激质量的最常见因素是向外界学习。分析人士称,中国企业通过逆向工程和仿造国外机器得到了改进。这常常是通过与外国公司成立合资企业实现的,外国企业的知识和技术可以得到调整。

以全世界最大的微波炉制造商格兰仕为例。该公司创始人1990年从日本手中购买了一份产品设计图,并开始生产微波炉。不久后,他说服外国品牌在他的工厂建立生产线,对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加以利用。格兰仕的工程师们观察外国企业如何做事并效仿它们的做法,很快这家公司就为外国品牌生产微波炉了。

在合资企业中,技术转让常常是强制的。中国政府一直坚持要求西屋公司或法国电力公司等核电站制造商分享它们的技术,以换取中国的合同。工程师将此用作自身技术的基础,如今中国正向英国出售核电站。

二、工厂工人能够快速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服装制造商香港TAL集团的负责人李国权表示,该集团两家中国工厂的员工和经理与该集团在马来西亚、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的工厂相比受教育程度更高,学习也更快。每次改变式样的时候,效率都会下降,因为工人们必须学会适应,而中国缝纫工学得很好、很快。

主办单位: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恒基中心)办公楼2座8层

电话总机:010-58280809 传真:010-58280810

Copyright ©1996-2012 CCCME.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02874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