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美省州合作专题子站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English
《经济学人》杂志近日报道认为,中国政府应停止控制股价、汇率和增长率。主要内容如下:
中国要退出去年夏季救市措施的预期,导致中国股市大跌:2016年开市第一天股市下跌7%,触发熔断机制,虽然政府监管者立即介入,但第二天仍下跌7%。有人认为这无关紧要,因为这对中国股市来说并非新闻,而且股市并未真实反映中国经济增长。在去年初股价到达令人炫目的高点时,中国经济已经放缓,而自去年夏季股市暴跌40%以后,中国经济中的房地产市场和消费支出实际上已经有所改善。
然而,股市是中国金融改革脆弱现状最明显的表现。中国政府在农业和制造业放松管控,让市场发挥了更大作用,这是过去35年中国经济取得惊人增长的重要原因。但在金融领域,资本渴望更有效配置与党中央的管控有所冲突,股市下跌传递了非常明确的信号。去年夏季,“国家队”各大金融机构接受了政府指令买入股票。监管者本应在本周解除救市中各大机构的出售禁令,但目前却制定了一项永久禁令,相当于通知投资者只能买入股票但不能卖出。再也没有比这项计划更令资本恐慌的了,而中国熔断机制设计上的问题更是火上浇油。
改革与管控上的矛盾也表现在汇率市场。央行虽逐渐退出了对人民币汇率的过度管理,但其为人民币交易留的空间越大,就面临越大的问题。央行判断人民币汇率基本处于公平价值,但市场不这么看,因此将人民币不断拉低。为实现人民币有序贬值,央行卖出美元以推升人民币币值,此举在过去半年已消耗3000亿美元外汇储备。虽然中国政府有足够的外汇储备支撑这种干预,但并非用之不竭。更好的选择应该是接受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事实,即使是人民币大规模贬值。
受过去十年来积累的巨额债务所困,中国需要去杠杆。这意味着经济增长率会更低。但各方面迹象都显示出,中国政府将在今年3月宣布今后5年的年经济增长率目标为6.5%。即使不考虑新增加债务因素,这一目标也要高出大多数分析人士预期。
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要求政府必须更快地让权给市场,无论是在股市、汇率还是经济增长率方面,否则问题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