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美省州合作专题子站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English
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中国问题专家尼古拉斯·拉迪近期撰文指出,中国制造业增速虽然在过去18个季度明显放缓,但服务业增长较快,在中国经济的占比上升,近期全球股市再次过度反应,忽略了反映服务业活力的种种迹象。文章摘报如下:
中国股市今年开市不仅没有开门红,而且还炸开了锅。上证指数下跌7个点,造成了投资者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健康状况的担忧,并引发了全球证券市场的恐慌性抛售。投资者所关注的制造业板块的疲软,在上个月继续走弱之后,再次成为触发此次市场暴跌的导火索。投资者对制造业的关注缺乏远见,还在继续吃着苦头。
首先,市场的反应忽略了一些反映服务业活力的迹象。在过去三年里,服务业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手,占GDP的一半以上,而制造业只占GPD的三分之一左右。在最近这次抛售中,股评家对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以及财新周刊的综合PMI指数均连续五个月低于50做出了反应,而他们却忽略了国家统计局发布的54.4的服务业指数,这是2014年10月以来的最高值。制造业PMI数据并没有传递任何新的信息,市场对早就过时的新闻做出了过激反应。
海外市场对于去年夏天中国股市的调整也反应过度了,上证综指到八月底比6月12日的峰值下跌了43%。然而那次下跌对中国实体经济并未造成多少可量化的影响。相比上半年,第三季度的GDP增长仅下降千分之一。由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高额家庭储蓄率的调整,中国服务业实际上在个人消费支出扩大的推动下强劲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