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美省州合作专题子站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English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2月17日刊文《世界能适应中国的“新常态”吗?》,认为中国在经济结构性调整过程中,自身已转变为“溢出效应制造者”,全球影响力日益增长,中国的新角色和新责任对其机遇与风险并存,由于中国国内政策已具有全球性影响,因此中国在决策制定过程中,需要将这些高度不确定性完全理解、消化并融入其政策中。主要内容如下:
过去10年间,中国经济和贸易的崛起在规模和影响上均非常惊人,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增长为世界提供了巨大且不断增长的市场,成为全球外商直接投资的来源地,还为全球提供低成本出口商品。中国的经济实力也使得中国地缘经济影响力日益扩大。但是,在2015年和2016年初,外界对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构成及政策制定水平的质疑加剧。对于日益依赖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国家来说,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将如何演变?随着中国经济转型,中国的地缘经济影响力是否也会随之改变?
一、转变中的中国经济
在2015年秘鲁IMF年会前几个星期,中国经济议题成为全球热点,包括认为中国政府经济增长预测存在问题、汇率变动不可预期、股市暴跌,以及政府突然采取的不可预期的经济政策等。这些忧虑日益聚焦于中国经济放缓及有争议政策反应的影响上。在2015年10月全球经济与金融领导人聚会之后,中国从欧美经济政策“溢出效应接受者”的身份转变为“溢出效应制造者”。经济增长放缓、汇率波动以及经济向消费和服务驱动转型,将会对曾依赖于中国基础设施支出与投资的经济体构成挑战。
二、中国的溢出效应
现在讨论中国经济如何转变,以及转型对他国的经济影响为时尚早。但IMF预计,中国经济增长下降1%,将会导致整个亚洲经济下降0.3%,其中东盟将下降0.6%,东亚将下降0.7%。随着中国经济日益向服务和消费驱动转型,那些过于依赖中国“旧”增长模式的经济体,尤其是商品和资本品生产国,也将不得不转变其自身增长模式。
虽然金融联系较少,但2016年伊始,甚至连美国投资者都受到中国股市和汇率变动及有关政策的影响。未来中国国内经济模式、金融稳定以及政策制定的不确定性,都将进一步对私人资本外流构成压力,中国公民和机构正努力寻求资产多元化,并寻找更安全的资本避风港,这导致人民币面临贬值的压力。而中国央行为保持币值稳定,自2015年6月来已支出超过4500亿美元外汇储备。然而,人民币币值仍继续走低。
中国央行的政策对其他国家经济、金融和货币具有日益显著的外溢效应,包括对其经济与国民财富的直接与间接影响,他国却束手无策,只能被动应对。
中国领导人和决策者还从未经历过中国成为外部风险源。中国制定的经济和金融领域政策,肯定会优先考虑国内利益,但现实是目前的这些决策具有全球性影响,因此中国在决策制定过程中,需要将这些高度不确定性完全理解、消化并融入其政策中。
三、中国地缘经济影响力
中国经济强劲增长对其他经济体是利好消息,但经济增长放缓、市场波动及外溢效应不断扩大,可能会导致其他国家在政治上的强烈反冲,影响与中国的关系。中国针对国内增长目标做出的经济与金融决策,可能会因此直接影响中国在海外的经济和战略实力。
而随着中国进口构成发生变化,中国能够施加影响的国家格局也可能会随之改变。例如,曾依赖于中国的商品出口国,会发现与中国经济关联弱化,因此将不得不重新设计经济、金融及政治决定,以适应这种新型经济关系。同时,随着中国进一步转向内生增长而非出口驱动,也可能将重新审议参与多边基于规则的贸易和经济机构的兴趣和议程,并重新确定优先目标。
目前尚不清楚,随着中国对外贸依赖减少而更倚重国内市场,中国在有关国际经济政策上的立场是否会变得更加强硬。这一点尚不明朗,因为中国对加入TPP等超大型区域协定仍继续表现出一定兴趣。
四、经济治理
在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实力不仅转变为某些特殊影响力,而且也使得中国政府开始有能力建立新的国际机构,将其经济实力同更宏大的战略与政治目标相结合。这在国际投资领域表现最为明显,通过亚投行、金砖国家银行和“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正努力调动官方资金用于发展和基础设施项目。
有人认为,中国经济中的软肋和再平衡进程恰好会强化这些倡议。随着中国国内基础设施投资放缓,北京正抓住机会对外输出建筑和钢铁等行业过剩产能。与双边方式相比,通过多边机构进行海外基础设施投资,将会减少政治摩擦。但如果这些新项目仅使中国企业和工人受益,可能会遭到东道国的潜在抵制,使得这一战略的效果备受质疑。
五、日益增长的全球影响力
中国经济引擎在过去10年里让全世界受益,目前其经济转型也日益具有全球影响力。经济增长放缓和结构性转型,将会对那些曾过度依赖于中国经济增长与投资的经济体构成挑战。外界对中国汇率、货币政策及股市和金融领域的日益关注,给中国决策者构成了新挑战,因为中国决策者尚不习惯于应对其国内政策所造成的全球影响。中国日益处于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在管理全球贸易、商务和金融流动机构里的重要地位也日益稳固,这对中国既是新机遇也是新风险。
日益明确的一点是:中国不能再认为它是其他国家政策的被动接受者。中国政策目前具有全球影响。历史上看,这些政策总体上会带来好处。中国政府如何应对其新角色和新责任,将决定其未来在国际经济政策舞台上的轨迹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