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美省州合作专题子站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English
美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中国中心访问学者吕丽云(Wendy Leutert)近日撰文,认为中国国企改革面临市场作用、高管激励、公司文化等三大挑战。主要内容摘译如下:
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国企改革将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中的关键步骤。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国企改革的指导意见》,此后又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
中国实行国企改革将面临三大关键挑战:一是何时以及如何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尤其是面临股市震荡的情况下。若继续合并央企,同时又限制在某些受保护领域开展竞争,将会增加央企市场份额,但风险是丧失竞争力和效率收益。另一方面,对于战略性产业中的国企来说,公司业绩不是重点关注,政治逻辑远远高于市场逻辑;二是如何将公司业绩及治理重点和管理层激励相匹配。尽管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政府试图通过积极任免央企高层实现这一目标,但央企换帅有时效果并不明显;三是如何克服公司层面的障碍。央企的规模、复杂性及组织文化将进一步导致国企改革的实施更加错综复杂。
为此,作者提出三点政策启示:首先,若要对下一阶段的国企改革设立现实预期目标,决策者及企业领导人必须理解开展新改革所要面临的主要挑战。其次,中国政府长期对一些产业采取保护政策,对央企的改革手段常是把绩效差的国企和一些小型国企并入其他央企。但长期来看,鼓励竞争并让表现最差的企业退出市场或许才是改善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最佳方法。最后,新改革要想取得成功,在公司层面,必须要对高层管理者采取特定激励政策,强化内部监管,并全面完善持久的公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