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美省州合作专题子站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English
2月20日出版的最新一期《经济学人》杂志发表文章,认为应对世界经济颓势并非束手无策,财政刺激和结构性改革都是很好的政策工具,只是当前受制于政治因素而无法实施,主要内容如下:
目前世界经济充斥着坏消息:世界股市进入熊市、银行破产保险费大幅飙升,黄金作为经济动荡期的安全储备,今年取得30多年来的最好新年开局。人们热议美国衰退的可能性,认为美联储可能重新调整去年12月刚上调的利率,并降为负利率。
市场最担心发达国家曾应对经济疲弱的方案不再有效。自从金融危机以来,刺激需求的重任就落到央行身上。尽管央行做出了种种努力,但复苏依旧疲弱、通胀依旧低迷。市场对货币政策的信心也在动摇,欧洲和日本的负利率导致投资者担心银行收益,进一步拉低股价;量化宽松导致新兴市场债务高企;借款成本虽低,但银行信贷增长仍一直不尽如人意;市场认为低通胀情况将永无休止。投资者担心,世界经济正陷入新一轮衰退,而要应对衰退的决策者却无计可施。
好消息是,世界经济要从低增长、低通胀的困境中走出来还有很多政策工具可供选择,而且招招管用;坏消息是,各国央行需要各自政府帮助支持,但直到目前为止,政治家们却极不情愿分担责任,全是各国央行在独力苦撑。一些国家没能根据需要,采取财政和货币政策双管齐下措施,甚至还有许多政府采取紧缩政策,完全抵消了货币政策的刺激作用。
目前需要政治家与央行行长采取一致行动。最激进的政策是融合财政与货币政策。选项一,是通过印钞方式直接资助公共支出(或减税),也就是俗称的“直升机撒钱”方式。与量化宽松不同,“撒钱”方式绕过了银行和金融市场,让新发钞票直接进入人们钱包,理论上鼓励人们把意外之财花掉而非储蓄;选项二,是通过政府出台收入政策,影响工资和价格制定,带动工资全面上涨,将经济拉出泥沼。这些方法都有风险:直升机撒钱对很多国家不适用,例如设立欧元的条约即明确禁止货币资助;收入政策问题更大,因为这降低了政府灵活性,并且很难再逆转。但如果发达国家陷于通缩,可能也不得不考虑采取极端行动,尤其是日本等最疲于应对的经济体。
另一方面,各国政府可以采取风险较小的财政政策工具。很多国家本来存在更大规模的借贷空间,尤其是德国,但却都退避三舍。这种德式节俭非常有害。目前借贷成本为史上最低,全球7万亿美元的政府债券收益为负。如果债券市场和评级机构认为新增公共债务且有良好收益,仍会进行追捧,尤其是涉及基础设施的资产,这可以确保长期融资以支持多年期项目,重建并改善陈旧的公共道路和建筑,这将是最刺激经济最有效工具。
财政支出增加如果能再辅以结构性改革,将成绝杀技。欧洲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仍须强化,减记坏账是选择之一,但可能重新修订规则是更好的选择,这样政府就能坚持要求银行提高资本,否则将由监管者强制对其参股。
取消管制是另一项很有效的重点考虑。美国经济顾问委员会表示,受美国各州执照法(state-licensing law)管辖的美国劳工,已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占全美劳动力5%的比重上升至25%,但这些繁文缛节完全没有必要,区域性限制法律是对新基础设施的准入壁垒。税法也依旧错综复杂,且偏向对有钱人收入实行保护,而这些人却往往储蓄更多。
这个世界还有政策选择的余地。政治家很清楚地知道,他们能够带来改变,但是他们或者太软弱,或者只会高谈阔论而没有行动力,例如,美国的政治体系分裂,日本政治家又拉不下面子对抗游说势力,而欧元区从制度上来说就难以联合起来形成新政策。
如果政治家们不利用当下机遇主动作为,那么发生全面危机将迫使其采取行动。但最大的担忧是,市场下行和经济停滞将会使民粹主义者获得政治权力,这些人有其解决经济困境的自有手段,包括保护主义关税、暴利税、国有化以及其他各种名目的破坏性计划。市场除了担心央行对经济失去掌控能力,更深层的忧虑就是:奉行自由主义、走中间路线的政治家不能出面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