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美省州合作专题子站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English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阿姆斯特朗(Shiro Armstrong)近日撰文,谈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认为中国若想避免中等收入陷阱,需要发展并信任市场,而非用不可持续的增长扭曲市场。主要内容如下:
在东亚地区,日本、韩国、台湾和新加坡均已成功从中等收入水平毕业,进入高收入经济体之列,它们拥有先进技术,人民享受高收入水平。但1960年以来,101个中等收入国家中仅有13个成功跻身高收入行列。中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虽已成功实现经济赶超,摆脱贫困,但仍未成功向高收入转型。这些国家该如何逃离中等收入陷阱?保持开放的国际贸易与投资通常被认为是必要条件,但还不够。
随着一国接近全球技术前沿,在赶超阶段鼓励增长的制度开始拖累经济增长,通常包括特别照顾某些领域和某些企业的政府干预,如规制、廉价信贷及政府直接所有等。要想保持经济增长道路并脱离中等收入陷阱,需要建立促进企业准入和离开的制度、竞争性国内产品和要素市场,以及能有效分配资本的良好金融市场。
实现技术上的升级、赶超和创新,对拉近与国际技术的差距非常重要,各国需要对思想保持开放,并具备经济内更灵活互动的制度。这要包括以强调去中央集权经济决策为特点的良好治理。有利于增长与发展的制度在不同发展阶段有所不同,产业政策或市场抑制等都是次优选择,可能仅适用于处于赶超阶段的发展中国家,但对于向技术前沿攀升的国家却是阻碍。
尤其是,中等收入国家的强劲增长需要有运行良好的资本市场。亚洲发展中经济体普遍具有浅层次、不完善的资本市场,尤其是中国的资本市场扭曲,并实施青睐出口的产业政策。但是随着中国经济日益富裕、技术日益先进,因此基于创新的增长变得更加重要,此时,中国需要对资本市场上的一些失败政策进行改革。本地区一些国家的经验也表明,资本市场扭曲程度越小的中等收入经济体,其发展阶段也往往越快。
这并非意味着完全放开金融管制,从亚洲金融危机和本次美国金融危机中都显示出,严格、谨慎的管制仍有必要。但是,管理中等收入国家的金融市场必须谨记,不能向某些偏好的领域和某些企业有任何倾斜。
对许多想要迈入高收入国家的亚洲中等收入国家来说,目前面临的问题是进行必要改革的政治意愿,但既得利益集团会强力抵制威胁其市场地位的变革。虽然中等收入陷阱是一种经济现象,但通过更深层次开放和金融改革来逃离该陷阱却面临政治挑战。这是中国、泰国、马来西亚等亚洲中等收入国家领导人需要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