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美省州合作专题子站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English
《金融时报》8月10日发表社评称,中国告诫英国,由于其投资180亿英镑的核能项目遭推迟,当前中英关系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这番告诫并非纸上谈兵,而是早有先例。惹恼中国的国家,北京方面会还以颜色。2010年挪威诺贝尔委员会颁奖给中国异见人士刘晓波后,中国就降级了与挪威的关系。同样,两年后达赖喇嘛与时任英国首相卡梅伦的会晤,亦导致英中关系在一段时间里降至冰点。
特蕾莎·梅(Theresa May)的新政府决定重新评估计划中的欣克利角(Hinkley Point)核电站项目,使该项目有泡汤的危险,而中国政府已在此项目上投入大量政治资本。英国和中国此前均宣称两国关系进入“黄金时代”,欣克利角项目更是被中国领导人称为中英双边关系新阶段的“旗舰项目”。握有欣克利角项目的权益被视作中国核能产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潜在跳板,而核能产业是中国军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此背景下,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向英国政府发出警告就不令人意外了。他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的文章中警告称,该项目推迟给英中关系造成威胁。他敦促英国政府尽早批准欣克利角项目,并表示希望“英国继续对中国开放”。
中方的失望可以理解,但北京方面却不必反应过度。出于多个与中国没什么关系的原因,被长期拖延的欣克利角项目既是一个复杂的商业项目,也是一个微妙的英国内政治问题。仅仅出于国内方面的考虑,梅领导的政府寻求全面重新评估该项目也是合理的。
长期以来,外界对欣克利角项目的商业价值一直存在质疑。从该项目最早提出以来,由于修建核电站的成本上升,同时批发能源价格下降,核能发电的基本经济效益已发生巨大变化。这使得英国承诺在35年内确保每兆瓦时92.5英镑的电价比当前批发市场的电价贵两倍多。
此外,对于英国政府来说,是否支持一个主要由法国电力承建的项目,也会引起内部意见分歧,存在切实的政治风险。这些分歧反映出对法国电力财务状况的脆弱程度及其在预算内如期完工能力的担忧。法国电力在芬兰和法国承建的核反应堆工程中均出现过严重的延期和超支。
因此,就算英国在重新评估之后决定彻底取消欣克利角项目,中方也应该谅解。北京方面只需看看本国经济中一直对外国投资者拒不开放的广大领域,就能提醒自己,英国依然拥有世界上最开放的投资环境之一。就如刘晓明大使指出的,过去5年里,中国对英投资超过其在德、法、意的投资总和。北京方面不应为了在外交方面泄愤而危害中国企业的商业利益。
就英国梅首相而言,她应该在9月中国举行的20国集团(G20)峰会之前和会议期间,抓住各种机会向中国领导人保证,英国新一届政府重视与中国和中国商界的关系。毕竟,英国即将从欧盟退出,与中国建立活跃的经贸关系对英国来说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