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美省州合作专题子站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English
据《华尔街日报》9月5日报道,G20峰会上,各国领导人在贸易、投资疲软及全球化广受批评的背景下就如何复苏世界经济开出药方。20国集团领导人达成“广泛共识”,认为应进行结构调整。习近平称,20国集团一致同意,仅依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不行的。习近平还称,本次峰会“成果丰富”。
本次峰会对中国及其领导人习近平具有政治意义。习近平希望将全球经济治理引入新的轨道,同时中国经济也在努力进行转型。与会者称,尽管中国为领导会议召开做出了关于降低钢铁产能、进一步加强消费主导经济的承诺,但对于消除中国产能过剩对全球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没有起到减压效果。
虽然20国集团峰会自称为国际经济合作的前沿性论坛,但从公众的角度来看,峰会在程序上却更像是一项政治活动:美国总统奥巴马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谈到叙利亚政策,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强调了地区海域稳定问题,习近平与韩国总统朴槿惠谈到朝鲜问题,欧盟面对的则是英国脱欧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峰会声明还称英国脱欧“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不确定性”。
本次峰会的热点问题是中国在解决工业产能过剩方面的慢动作。联合公报终稿在将产能过剩描述为“全球问题”时并没有点出任何国家的名字,但唯一明确指出的行业部门是钢铁,在这一领域中国生产了全球一半的钢铁产品并在四大洲面临贸易反击。
对中国及其贸易实践的质疑不仅限于钢铁领域,政治家们所面临的压力来自于其支持者对自由贸易及全球化的质疑。根据北京的统计数字,2016年上半年,17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了65起调查,怀疑这些产品低于成本价出口。
中国国家主席将降低产能称为“供给侧改革”,而联合公报则称其为G20成员“势在必行的目标”。